党的生活网洛阳讯(王爱民 乔卫东)“过去办事是‘挨屋找人’,现在是‘一站办理’,太方便啦”“弱势群体有需求,只要打个电话,证件或资料就有专人送上门,服务真贴心”……马庵村村民用质朴的语言“点赞”着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和好处。
近年来,栾川县紧跟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步伐,从便民服务、党员活动、宣传教育三个定位出发,整合各种资源,探索发挥综合效益的途径和形式,真正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连心桥”作用。
打通便民之“门”,实现服务“一站式”。栾川县围绕“门”字做文章,努力做到“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道”,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做到“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在做好党务、民生、便民、旅游等服务基础上,积极整合益农信息社、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法律顾问、警务室和金融网点等资源,为农民群众提供金融惠农、信息咨询、司法调解、劳务输出、合作医疗等“一站式”服务。严格落实村干部挂牌值班制度,全面推行代办服务,对偏远山区村民、贫困群体、残疾人员、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真正把便民服务落到实处。
打造党员之“家”,实现功能“一体化”。栾川县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凝聚党员、服务党员,实现了“四专”,激发了组织活力。
党员活动有“专室”。各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建设了党员活动场所,总体达到了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志愿服务有“专岗”,每个服务大厅增设1个“党员志愿服务岗”,每个岗设定至少5人,开展调解纠纷、政策咨询等服务,划定党员服务责任区;党群联络有“专线”,建立县、乡、村三级党群服务微信平台,实现支部党员“线上”集合,并畅通了服务群众“线上”通道,群众可通过微信平台直接上传诉求;实践活动有“专题”,在党群服务中心内开展寻找“好媳妇”“好婆婆”、重阳节“寿星宴”、“清洁家园我先行”、运动会等一系列专题活动,真正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
打开宣传之“窗”,实现教育“一把抓”。三入”方式抓宣传、“四类”平台抓培训,不断深化党员群众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各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突出入眼、入心、入脑宣传效果,设置路灯宣传牌、主题雕塑、墙体彩绘和标语等,在农村全面营造党建范围,同时成立县、乡、村三级讲习团,全面宣传党的政策和信息;“四类”平台抓培训,拓宽“党群服务中心+”内容,整合新时代“三新”讲习所、开放式组织生活基地、产业实践基地、党建书屋等四类平台,培养新型农民和实用人才,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监制:陈亚军
编辑:赵梓宇
热线电话:0371—68011627
投稿邮箱:26041896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