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讯(徐克林)“听起来神出鬼没,演起来偷梁换柱,看起来捧腹大笑,点破了恍然大悟”……11月10日,中国·宝丰第七届魔术文化节暨第二届图书博览会上,精彩的魔术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嘉宾的阵阵喝彩。

魔术是宝丰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荷锄是农民,登台是演员;忙时青纱帐里寻不见,闲时几日散去万千兵……过去的民间艺人是“一捆围布一根绳,三根竹竿来搭棚,真真假假变戏法,换得银钱回老营。”改革开放以后,宝丰县域内以魔术为主,曲艺、歌舞为翼,气功武术为辅的各类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迅速发展,魔术真正成为当地一个支柱产业。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走出了国门,到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国演出,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民间文化产业。

近年来,宝丰县以开发利用为重点,以服务引导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立县、文化强农、文化富民战略,拓展“宝丰现象”,造福农民群众。目前,魔术产业已涉及赵庄、商酒务、肖旗、石桥、大营、张八桥、前营等7个乡镇,全县拥有1400多个民间表演团体,从业人员5.5万余人,表演团体总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占全国的一半,全县民间团体年创演出收入已达10.7亿元。
魔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衍生出不少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现在从事魔术道具、歌舞服装、音响、灯光、教育培训等产业的农户有100多家,年创收入4.22亿元。同时,有不少魔术产业领军人物致富后又回乡创业,发展高效农业、畜牧业和加工业,组织文化剧社或投资公益事业发展新农村。在宝丰形成了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农民以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致富奔小康。

宝丰图书批发市场是宝丰魔术艺人在实践中再次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文化经营模式,即“拓展魔术+”图书批发文化新业态,位于赵庄镇大黄村,拥有图书批发商户23家,与北京市22家出版社实时对接,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各地。
如今走进赵庄镇的图书市场,图书批发商铺人流如潮。进货的、送货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俨然是“小义乌”。目前,宝丰县图书批发市场拥有销售车辆6000多辆,年创收入6亿元,批发销售各类书籍2000万(套)本,是全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
本次活动由中国杂技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主办;河南省杂技家协会,宝丰县委、县政府承办。活动旨在探讨宝丰魔术发展方向,“拓展魔术+” 文化新业态;同时为宝丰县图书销售市场与全国各大出版社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建设“书香宝丰”,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本届文化节还将举办图书展销、全民阅读大讲堂、全国魔术邀请赛等活动。
监制:陈亚军
编辑:赵梓宇
热线电话:0371—68011627
投稿邮箱:26041896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