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生活网南阳11月15日电(朱志才)方城县四里店镇余庄村的马万增,一向默默无闻。可是,近一年来,却成了方圆百里的“名人”,他所组织带领的民间说唱团走村串巷宣传党的政策,歌唱家乡的新变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深受群众的欢迎。

今年七十岁的马万增,年轻时曾怀揣保家卫国梦想,光荣走进绿色军营。在人民军队这座大熔炉里,百炼成钢,光荣入党。复员回乡后,又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播撒阳光。根据工作需要,党组织让他担任村文书,他二话没说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干就是30多年。当年,与他一同教学的老师早已转正退休,每月都有着几千元的退休金。老马每月却使着村干部几十元钱的“定补”,当有人问他当村干部后悔不?
老马爽快地说,不后悔!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老马板着手指对记者细说着家乡近几年的可喜变化。四里店镇党委、政府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动力,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期党建理念为引领,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由于注重基层党建工作,使党员干部的作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生活越来越美好!
余庄村与其他村一样,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一是村里与省蚕业科研所合作,发展柞蚕3000余亩,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收效益,一个集柞蚕深加工的产业基地正在进行施工;二是利用林下空闲地方种植香菇500亩,年产鲜菇近250万公斤,纯收入千万元;三是村里建成了活动中心,党员干部有了学习工作的场所,群众有了娱乐健身的活动场地。
面对家乡变化,一向性格温存,做事从不“显山漏水”老马终于耐不住性子,心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的好政策让大家过上了好生活:内心中总有一种情感难以释怀,总有一种激情难以自禁,总有一种心声难以表达,更有一种感情让人心潮澎湃!

山区的夜晚万籁俱寂,老马常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心里事儿”让他倍受“煎熬”……他年轻时就爱好吹拉弹唱,如今上了年纪还时不时哼上几句,借此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虽说自己早已从村干部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但还是个党员,总想着为党再多做点贡献!
自己年龄大了,能干点啥哪?
——一个念头从在他脑海中闪现,自己能拉会唱,何不发挥自己的特长,用歌声表达一个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对人民领袖的无限热爱之情!用文艺表演的形式讴歌新时代农村的变化和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
“一人独奏难成曲,众人合声生共鸣”。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往日的“同行好友”时,大家一致认为:老马道出了大伙儿共同的心声……
他们先后自筹资金六万多元,购置演奏、音响 等器材,把党的惠民政策,以及发生在身边的新人新事改编成唱词。每到演出活动开始时,引来不少人围观,纷纷夸赞“唱得好”!
老马的说唱团有刚开始的六、七个人,逐步发展到目前的二十多人。成员年龄最小的有20多岁,最年长的有70多岁,他们来自附近周边的村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由于演出的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老马的说唱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临村的“头面人物”纷纷邀请他们去演出。四里店镇党委、政府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中,发现马万增的说唱团在给群众送去欢乐的同时,也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着新时代的新风尚!为此,镇里把说唱团当作精神文明活动的载体,用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四里店镇党委书记李华东说,为更好地发挥说唱团“文艺轻骑兵”作用,调动演员的积极性,镇里为说唱团提供了不少方便,让余庄村委会腾出两间办公室做为排练场所。说唱团到哪个村演出,都要有村干部做好服务工作。
四里店镇有38个行政村,不到一年时间,
说唱团就对29个村进行过演出。他们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尽管唱腔听起来并不那样么优美,舞姿甚至还有点生硬别扭,但丝毫不影响观众的欣赏情趣。台上表演得如痴如醉,台下看的有滋有味,熟悉的乡音,熟悉的面孔,使台上台下其乐融融!
维么寺村的群众说,说唱团一来,大伙儿乐开怀!既宣传了党的政策,又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为群众送去了欢乐和笑声,给沉寂的山村带去来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