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书记让俺们亲不够
郭光明
“点子”书记冯文国,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街道霍家流村的“第一书记”,自2017年6月驻村以来,不断给村“村两委”出“点子”、找“干点”,用了两年多一点儿的时间,霍家流村就被评为济南市的“出彩人家示范村”、 历城区的“文明村居”和“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被村民称为“点子书记”。
霍家流村,可是荷花路街道的一个“老大难”。 村子落后、贫困、街道排名年年倒数第一不说,光历史欠账就压得村“两委”抬不起头。
2017年6月,冯文国受历城区教育局的委托,出任霍家流村的“第一书记”,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逐户走访,摸排情况,了解民意,制定出“抓党建促脱贫”的具体措施,出“点子”从党建硬件建设入手,协调资金30余万元,硬化路面、维修办公场地,改造和完善了党员活动室、村民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并配备了与之相配套的桌椅、厨具、电脑等办公设备,从而使村“两委”有了一个凝聚人心、为民服务的活动阵地和办公阵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贫穷、落后的霍家流村,冯文国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要想凝聚力量,让村党支部保持活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就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壮大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才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因而上任伊始就通过讲政策、讲发展、讲变化,引导村委干部、青年农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务工经商者等优秀分子向党组织靠拢,帮助党员干部与他们结对帮扶,督促他们一对一定期谈心交心,协助村党支部给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两年中,先后纳新党员1人,预备党员转正1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人,收到入党申请书9份。
针对村民的不同情况,冯文国将划分为“六大服务群体”,对每一个群体采取不同措施,以实施最有效的帮扶策略。
比如贫困户。筹措资金,为他们免费安装取暖设备,帮助他们改善居住环境;安排每人每月1000元的村级公益岗,,保障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比如老人、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险,开展“孝老爱亲活动”,对70岁以上老人或残疾人,只要子女或亲人每月给他们150元以上赡养费的,村党支部都要奖励其50元,以确保“老有所养,残有人爱”,实现养老、孝道、扶贫三位一体。
比如特殊家庭。有些家庭,条件虽不及贫困户标准,但子女多,学费成了问题,冯文国就利用政策,或为他们办理助学贷款,或以个人魅力,向他们所在学校申请减免学习和生活费用、助学补助。
针对剩余劳动力,冯文国结合教育行业特点,组织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合格后,中青年劳动力持技能证书外出打工,不但多了就业机会,工资也相应有所提高。而村内的儿童,他又协助本村幼儿园,完善注册手续,减免了生人每月100元的费用。寒暑假,他又成立了“荷雅学堂”, 协调在职教师免费为孩子们教学辅导,这既保证了孩子的学业又维护了假期安全,让村民能安心打工务农。他还“出点子”制定大学生奖励制度,凡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奖励500-1000元。2018年,有2名同学得到奖励。
驻村以来,冯文国积极协调文化站,每月一次到村放映电影,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春节前,联谊区直学校师生到村里与村民共同写“福”字、书对联;助残日,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为老年人、残疾人健康查体;每年的六一开展文艺汇演活动。他还联谊区文化馆、学雷锋志愿者,在炎炎夏日为村民组织消夏晚会……
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好扶贫专款,冯文国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年收益4.5万元;重点打造“菜篮子--教育实践基地”、“ 药园子--中草药种植基地”、“账本子--规范土地承包合同”三大工程,增加集体收入7万余元。
两年来,冯文国协调投资180余万元修建村内主路1000余米、户户通300余米;投资8万余元硬化文化大院和村民健身广场1000多平米,安装了村民健身活动器材;投资30余万元对村内主要干道两旁进行了绿化,墙体美化;筹专款更新了所有路灯、更新全村所有电路;积极协调企业赞助2万元,打机井2眼,解决河滩地多年浇地难的问题,在村北小桥上安装了护栏,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村民说,俺们这个“点子书记”,成了俺霍家流村的本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