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朗诵:马贺林
编辑:杨建松
——“个字”,一个特别的山名,网上至今无地撞脸。这座东西走向的微型山脉,主峰海拔190.3米,纹状分布在纸坊近南,不仅是纸都的忠实护卫,也是大武汉的坚固屏障。 
1927年,那还在国共合作的蜜月期,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不仅卑鄙地发动了“四一二”政变,20天后还策动了鄂军第1师师长夏斗寅叛乱。

他暗派密使与夏斗寅、范绍增偷议:由杨森率先发难佯攻宜昌;夏则随后上演寡不敌众,从三斗坪夜驰沙市。一俟(sì)双簧登台,夏便以“军用”为借口强掳了几十艘民船与火轮,载兵待发。5月13日,自以为万事俱备的夏斗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反共通电。翌日傍晚便驱船东进的他嚣张地扬言:“强登金口,袭占武昌”。旅长万耀煌赶紧使了个眼色,他才急忙改令:“嘉鱼下船”。
为了宣示决心,船刚靠鱼岳(嘉鱼县城),他就令叶蓬逮捕了师政治部代理主任李伯刚等,并杀害了武汉国民政府派来劝阻的党代表任剑若。
其实,叛军兵力也就1.4万,即第一旅(旅长万耀煌)的刘绳武、潘祖信;第二旅(旅长张术楷)的余式谷、刘道生共四个团。5月16日,再无左派约束的第一旅从蒲圻(今赤壁)、咸宁乘火车迳驱纸坊。到了八分山下,司机坚决不再北进,结果被斩首示众。另一司机猛压手把(廻动机),借助浓密蒸汽的掩护果断出走。束手无策的万耀煌只得退出纸坊车站,恨恨地隐进个字山伺机再动。
比起夏斗寅,此时的武汉几近无军,除了两个“空壳团”,就剩下刚招的千把新兵,这些人连枪栓都不认识。
空城武汉,危在旦夕。
急了眼的武汉国民政府忙任叶挺为警备司令。

临危受命的叶挺,立派七十二团于16日夜赴纸坊。行前还给第十一军教导营营长韩浚去了电话:“夏斗寅来袭,我们一定要确保武汉。现在我命令你立即赶赴前线。”韩浚坚定地回答,“是”。叶挺问道:“两小时后出发,来得及吗?”
“足够了。”
才用了五分钟,韩浚与袁教导员就集合了学生兵。在简短的动员会上,还让四位学员代表宣誓:“只等令下,驰赴战场。”
叶挺命令:“马上去徐家棚,紧跟许继慎(团)上车。”

韩营长请示:“到了前线,我营受谁指挥?”
叶挺回答:“我。”
许、韩二人一到纸坊,便摆开攻击态势,然而八分山下只有万耀煌遗弃的空车,叛军主力早遁(dùn),不过也留下数股叛军袭扰城乡,还有两股窜到了五里界和官家畈烧杀奸淫。胆大心细的许继慎亲率二营经姜家畈迂回到纸坊东北(那时的纸坊镇和纸坊车站还未成整体。从镇西小巷口过一道垅,上熊公祠南边的小坡,拐过油坊海东南山坳,再下一道坡才能到纸坊车站),密切地监视着青龙山的敌情;第三营迅速击溃股匪,强占了纸坊镇;宛日平率领的第一营,则向车站周边的散匪发动追歼。激战四小时后刘绳武团不敌,狼狈南溃。
入夜,皓月当空,淡云如鳞,朦胧的个字山峦影绰绰。不知虚实的两方,均在高度的戒备中一夜未眠。
18日大早,万耀煌发现叶挺只有一个团,便纠集张术楷一起回扑。叶挺奋力抵抗,硬是把从石洞至花山吴的几十个山头打成了刀山火海,个字山尤为激烈。
前线血拼,江城也在急防,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不仅狠抓了平叛舆论,还做了许多应急准备。国民党中央在紧急会议上决议:“由报发表夏斗寅弃防谋反事件,并由省市两党部向民众宜传,以安人心。”
武汉国民政府也下讨伐令:“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称兵谋叛,罪恶昭著,应即拿办。”
共产党员吴玉章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召集的各团体代表大会上,报告了夏斗寅叛变经过和武汉政府所采取的对策。
在共产党员董必武主持下召开的湖北省和汉口特别市两党部执监联席会议上决议:通电声讨夏斗寅;发表告十四师士兵及各界人士书;武汉三镇召开群众大会,宣布夏斗寅的罪行。他还明白地指出:“讨夏就是讨蒋。”
湖北省总工会更是发出参战号召,上千名工人报名应征,参加了工人义勇队。
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根据蔡和森与李立三的提议,决定调叶挺部队和中央独立师担任平叛主力,并统一由叶挺指挥。
然而,此时的“中央独立师”还只是个无兵无卒的纸上概念。
为此,武汉国民政府连夜快速组建:任命(中央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侯连瀛为师长,(训练部主任)杨澎松为副师长,(教官)宗汉英任参谋长,(教官)蓝香山为党代表,施存统为政治部主任。吴扬善、陈匡济、鲁松卿等(几位学员大队长)充任营长。官兵一律佩戴写有“CID”的臂符。
中央师第一团由军校第6期政治大队编成。
第二团(团长史文桂)由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营和南湖军校第六期学生营组成。
第三团(团长张鸿儒)则以由黄埔第五期的政治、炮兵、工兵三个大队合编,但真正开赴纸坊前线的只有蓝香山为团长的第一团。
18日傍晚,独立师一团在两湖书院大操场誓师,军校政治总教官恽代英作了战斗动员。会场上“誓死保卫武汉!”“打倒夏斗寅!”的口号响彻九霄。
走出校门的第一团,受到武昌长街几千工人、学生、妇女的热烈欢送。几个小时后,他们到达纸坊车站与先期来此的叶挺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此时北伐河南)七十五团会合。
此时,夜幕低垂下的七十二团和教导营已激战了两天,由于敌众我寡,战线未能南推。19日凌晨,叛军刘绳武团架起山炮继续北轰。叶挺命七十二团在左,独立师一团配合七十五团于右,自率预备队居中向刘绳武发起猛攻。
初上战场的学生兵一听到枪声,身子不由自主的打起了颤。排长毛学禹迅速爬到车顶用江西话大声喊道:“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不怕死!我们黄埔学生也从来都是不败的,上呀!”
他的动员简洁有力。

一营一连率先从铁路西发起冲锋,虽然有两位学生兵中弹牺牲,但在激越的冲锋号里,一连还是奋勇地抢占了香炉山和求雨顶(八分山主峰),兵锋直指个字山。
见此,叶挺果断命令:部队全面出击。
团长许继慎率二营从东猛插,山头接一个在冲锋号里被他拿下。突然,一颗敌弹洞穿了他的小腿,他稍做处理后带伤迫敌。关山、黄河(鹤)大山、东岳山、个子山、将军山都被他的血腿一一踏在脚下,敌兵一个排以及两门山炮也被他俘获。
与此同时,教导营也迂回到了敌后,腹背受击的万耀煌这下慌了,朝着土地堂拔腿就逃。

跑到土地堂的他重整旗鼓,以九挺重机枪封住了铁路。七十五团三营营长共产党员练国梁在突击时英勇牺牲。为了打垮万耀煌,叶挺传令独立师和七十二团分左右迂回接敌。俄顷,闯过个字山的独立师一团逼近,火力全开后打哑了敌人,七十二团的前锋也在向铁路猛攻。满盘即输的万耀煌肝胆俱裂,扭头再逃。孽首一跑,叛军全线动摇,随即就如决堤江洪一溃几十里。
土地堂回到了革命军的手中,赵一曼、游曦、陈德云等女战士组成的宣传队、看护队,马上抓紧时间救护伤员、宣传群众、掩埋牺牲的战友……
傍晚,施存统一身汗水赶到土地堂,传达了叶挺的嘉奖令。军校政治总教官恽代英诙谐地斥责夏斗寅:“一只小麻雀,还能翻起什么翘?!”

收到捷报的武汉国民政府,也连夜派中委高语罕前来慰问,还与叶挺商议了下一步的军事行动[1]。
接令后的七十二、七十五两团沿铁路继续南追,夏斗寅残部终于在逃向咸宁、汀泗桥的过程中作鸟兽散……一场即发的浩劫,被叶挺一拳砸在个字山而迅速化解。
历史,总有相似,也似乎总在向后人昭示着什么。
原来早在1500多年前的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也是5月,初登政坛的陶侃为了稳定政局,就曾指挥轻师在个字山一举歼灭过试图偷袭夏口(今武昌)的张胜1万多精兵,不仅保卫了沙羨(yí)县邑涂口,还让武昌府郡转危变安。
同是个字山,同是5月,同是名将指挥几千战士,同样歼灭几倍与己的一万多企图偷袭武昌的敌人!
十五个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陶侃:“人立身有一难事,即精细是也。能事事俱不忽略,则由小及大,虽为圣贤不难。不然,小不谨,大事败矣。克勤小物而可法者,陶桓公是也。[2]”
他对叶挺的评价更高:你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3]”。
个字山,一座很少人了解的微型山脉,就因为名将曾在此创造了历史,所以被后人称为“鸽子山”。不错,它的确是纸坊的和平绶带,也是给大武汉带来和平的似鸽神山、如鸽胜山。

注:
[1]孙俊民.纸坊之战[M].武昌县文史资料.第二辑.内部图书.1986:71.
[2]盛巽昌.毛泽东论中国历史人物 从轩辕黄帝到孙中山 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293-294.
[3]毛泽东评价谁“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中国军网.2021-05-28.

彭敦运,男。湖北省学科带头人。湖北省地方教材审定专家。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校本教研)组专家。中南三省班主任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中央教科所特聘专家。《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线班级”专栏作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栏作者。国家NOC赛事班主任赛项设计人兼第一届裁判长。

朗诵:马贺林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语言艺术高级教师,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彭敦运【工笔江夏】系列作品
(请点击标题阅读)
1 《心上的金口》
2 《华丽转身的纸坊》
3 《坊城夜话——关于纸坊的传说》
4 《似梦非梦法泗州》
5 《有笔难绘保福祠》
6 《江城茶仓》
7 《织女临津也相妒》
8 《草色烟光情深处》
9 《圣水黄家湖》
10《报春梅》
11《白云阿的传说》
12《焚香谭古城》
13《雨过天青照大湖》
14《等鲤》
15《传奇嵌在湖中央》
16《惟楚有才》
17《首县首树》
18《邟侯大伽》
19《乡思如海》
20《奶奶给讲梁子湖》
21《梁子湖味》
22《白马头》
23《鼙鼓声中湖州矮》
24《九月桂花红》
25《五里墩》
26《古山铁锦》
27《沉钩夜泊山》
28《丁家咀》
29《干鱼庙》
30《志在鼎甲》
31《涉湖边上的洋码头》
32《打狗湖》
33《橘说江夏》
34《神堂海》
35《八分落霞》
36《枯竹海》
37《女台山》
38《黄公兰》
39《江城第一店》
40《扎营咀》
41《金水闸》
42《关门堤》
43《英雄村》
44《五枫桥》
45《种个墨斗再探花》
46《𡘧门口》
47《鲤鱼撩花》
48《拾遗元丰》
49《叶家海》
50《翟家边》
51《上马厂》
52《后屋》
53《湖咀曾庙供张宪》
54《廖桥》
55《鲛之泪》
56《青埠湾》
57《陈博士》
58《夏祠》
59《青龙河》
60《笔架山》
61《官堤洲》
62《柱皮山》
63 《土库杨》
64《仙人山》
65《仙人桥》
66《黄质书房》
67《山因花扬名》
68《三潭印月》
69《诗醉李家铺》
70《青莲庵》
71《李谱》
72《个字枪声》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