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回忆录系列播讲之十五
作者:赵洪洋 播讲:杨建松
成功的讲座后,人的感觉是那样轻松和爽快。第二天上班,斯托伊德教授笑着对我说:“你该轻松一下了,这个周末邀请你和我夫妻一起去我黑森林的别墅度假。”我听了十分高兴,黑森林在我学德语时经常接触这个地名,那是德国自然、绿色、生态、山水秀丽的代名词,真没想到,那些曾是我梦寐以求的胜境,我就要亲临其境了。

(德国黑森林)
主任的豪车沿着弯曲的盘山公路快速行驶着,沿途那密密的树林层层叠叠,因为太密所以不似绿色犹如黑色,黑森林即由此得名。望着茂密的森林,斯托伊德教授感叹道,德国的树林太多了。而那时中国太缺乏的正是树林。德国也是中国当时木材的主要进口国,据说在欧洲遭遇大风灾情时,黑森林的树木很多倾倒和扭曲,在德国卖不出去,却以打折价大量卖到了深圳,这种经过扭曲的木材,承受力大打折扣。如果按正常承受力设计建房或做其它支撑用途将十分危险,不知情的国人以为占了大便宜,其实吃了大亏。

(森林中童话里的木屋别墅。)
车到了目的地,打开车门,眼前景像宛如童话一般,一座完全由黑色木头搭建的两层楼木屋映入眼帘,屋前是斜向下的坡面,绿草茵茵,百米外的周围是一望无际的黑色森林,两侧草地上是悠闲漂亮的奶牛在自在的晒着太阳和漫步,宽阔的篮天白云为背景,堪为一幅天然的美丽画卷。我望着这样的美景,内心是无以言表的赞叹之情,也久久不愿移步离去。

(黑森林徒步旅行中的景观)
在这种天然氧吧和美景下,我要珍惜这大好时光,所以,清晨5点,我就起床,满怀激动向着蜿蜒入森林深处的小路匀速跑去。那是从来没有过的舒爽的感觉,清凉的空气沁人心肺,树木与青草的香气让人痴迷,沿途各种鸟类的鸣叫,伴着我脚步的节奏恰似一部悦耳动听的交响曲。啊!向前,向前!森林小径的前方已是曙光乍现。
经过一早的运动,食欲特别好,斯托伊德夫人做的早歺,我觉得很可口,除了我的歺盘一扫而光外,摆在歺桌上的德国小面包,还有各式香肠也吃了不少,在我拿歺巾擦嘴时,才发现斯托伊德夫人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有些尴尬地问夫人,是不是我的吃相不太好。夫人笑着回答:“我是第一次和您一起吃早歺。我呢有点厌食症,看到您吃早歺很香的样子,我觉得自己的食欲好了很多。”
吃完早歺,我们换上运动装,穿上运动鞋,斯托伊德夫妻还带上拐杖,开始了在黑森林中的漫步。开始,我们一起边走边聊,不经意间,我发现斯托伊德夫人没跟上我们,落在了后边,原来夫人过去曾是中学教师,路过路边的字碑,她必然要停下脚步仔细琢磨一番,岂能不掉队。斯托 伊德教授回头看了夫人一眼,嘴里说着:“不管什么时候,她总爱深究文字的意思。”说完,继续朝前走去。我则在路边等着夫人赶上来,夫人走近我,看着前方远去丈夫的背影对我说:“每次和他一起漫步,他总是把我甩在后面。”我打趣地说:“我怎么感觉是您把先生甩到了前面。”夫人愣了一下,回味过来,用手拍着我的肩膀说:“您这个说法,我过去怎么就没想到,过去我只是一味满怨他,现在想来,该满怨的应该是我。”

(波登湖)
波登湖(Boden See),位于黑森林附近,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之间,也是世界享有盛名的风景地,这里有清澈的湖水,周围阿尔卑斯山顶的冰雪,湖周边美丽的小镇和各种可口的美食,旅行疲劳之际坐在店铺街边,来一杯冰啤酒,就着小吃,慢慢品尝和享受那风和日丽清心赏目的自然风光,我和斯托伊德教授夫妻二人来到这里,就这样静静地沉醉在天地湖水群山森林之间,流连忘返。

(波登湖边的小镇)
旅游中,斯托伊德教授接到朋友一个电话,说是晚上要聚一聚,并品尝一种德国独特的美食。斯托伊德夫妻为此很兴奋,他们也对我说些调动我情绪的话,使我乐意随他们一起聚会。听说是德国独特的美食,我当然不能错过,欣然随他们前往。
驱车70多公里,来到了一处葡萄园,完全是田园风光。田园中的攴厅总能让人有些浪漫和野趣的感觉,进到歺厅,邀请人夫妻俩迎了出来,原来他俩都是斯托伊德的中学同学,先生在德国一个家电公司任总裁,妻子虽过中年,但仍可看出年轻时的美貌,气质优雅,看得出斯托伊德教授对这位女同学殷勤有加,我注意到,这位女同学的先生倒无所谓,可斯托伊德夫人己面露不悦。
到了葡萄园,自然是要喝当地的葡萄酒,当三杯酒下肚,人人己是面若桃花。期盼许久的德国独特美食终于端上来了,那是一小块一小块菱形的面食铺满盘底,我取了一块尝一尝,心中犯了疑惑,这不是中国北方的鸡蛋煎软饼吗,只是中国的软饼是一整块圆形,而德国的是做好后切成了菱形,口味却是完全一样。

(中国软饼)
看我面露疑惑,教授的女同学问我:“怎么,这种德国特色食品不合中国人口味?”我笑着回答:“这个食品太合中国人口味了,中国人吃这种食品,说不定有上千年历史呢。”在座的四位德国好友听了我的话面露惊讶之色。教授的女同学喊来歺厅老板,告诉她我来自中国,并且中国很久以前就有这种食品,老板不解地望着我说,她一直认为这是德国的传统独特食品,而且过去也接待过很多中国人,从无有人提出疑问,我摇摇手说,我没有质疑这是独特的德国食品,我是想也许百年前中国人和德国人的袓先们就像我们今天一样聚在一起探讨软饼的做法,品尝软饼的美味,说明中国人和德国人的口味有共同之处,我们希望在这一食品上寻找中德人民文化交流的痕迹,赋予这一食品文化底蕴,吸引更多食客来这里品尝,岂非美事。听完我的话,老板娘点头称是,连说好主意。斯托伊德教授自豪地说:“赵先生在我这里学习期间,不仅学习了医疗技术,我还给他做了理财培训,回国后不仅在医疗领域事业大展鸿图,理财上也收入颇丰,今天他的见解,也使我们看到中国人多聪明,也使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短时间内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绩。”
谈话间,三人盘中的软饼尚有,唯独我盘中的软饼全进了肚里。我注意到斯托伊德的女同学不时看一眼我的盘中歺,在盘子空的那一刻,她发话了:“今天的软饼特歺,看来很合中国朋友的味口,今天跑这么远来品尝软饼很值得。”斯托伊德夫人望了一下我空了的歺盘,轻声说道:“赵医生吃什么胃口都好,和他一起吃饭能治厌食症。”斯托伊德的女同学露出惊讶表情,随后笑着对我说:“那明天请赵医生和我们共进早歺如何?”我正想答应,坐在一边的斯托伊德夫人拍了一个下我的大腿。我明白她的意思,婉言谢绝了共进早歺的邀请。走在路上,斯托伊德夫人说“这位女士有违礼仪,你是我们邀请的贵客,她若邀请你,应该先征求我们的意见才对。”我想起在舞场上,若你要邀请一对正在交谈的男女中的女方跳舞,那要先征求男方的同意。斯托伊德夫人说的对。

(德国奶农)
第二天早上,仍然起的很早。跑完步,路过一家农户,农民跟我打招呼,听说我是中国人,他邀请我进他家院子。这位农民是养奶牛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卖牛奶,奶牛住在小楼的一层,人住二层和三层,小楼边另外有一简易房,放的是草饲料。奶农视奶牛为家人,住在一起,视其为家里的经济支柱。奶农很友好,除了让我品尝他家牛奶外、还请我参观了家中各房,包括卧室。从家中摆设和收藏看得出,德国的奶农是很富裕的。
回到教授家吃早歺时,我讲了在奶农家的经历,斯托伊德夫人说,德国人既使在家里请客,一般也不会让客人进卧室参观,这是不寻常的。看来奶农对你很有得好感。这居然是不寻常的经历,德国奶农那张质朴的面庞再次浮现在我眼前,一股暖流涌向心间。

作者:赵洪洋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博士导师 、 德国萨尔州立大学带薪教授。湖北省神经外科学会第八届主任委员、第九届名誉主委、湖北省第一届神经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总主编神经外科亚专科学丛书一部、主编专著三部、副主编专著二部、主译专著二部。近两年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及朗诵作品6篇,获得2020全国抗疫征文“逆风奔跑的人”一等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武汉春秋杂志、今日头条、湖北朗诵艺术家公众平台、都市头条、北京天合朗诵艺术团平台发表文学和朗诵作品六十余篇。参编三部抗疫诗文集。
播讲: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编辑:杨建松 图片采自网络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赵洪洋更多精彩作品
《我与上甘岭英雄连长相处的日子》
《上甘岭战地护士的七天七夜》
《我家里的弹药箱》
长篇报告文学《危机时刻》目录索引、音频总汇
《武汉战疫记事》目录索引、音频总汇
《出国》回忆录系列诵读
一 初到德国的惊叹与尴尬
二 我在德国做科学实验工作
三 我在神经外科监护室
四 德国神经外科临床见闻——我的全新体验
五 在柯曼达夫人家过元旦
六 《让德国年轻人理解中国》
七 《在科主任家的两次“有苦难言”》
八 《我在德国的良师益友(1)》
九 《我在德国的良师益友卡斯帕医生》
十 《我的导师和朋友斯脱伊德教授》
十一 《我在德国的日常生活》
十二 《在德国教大学生中文》
十三 《接待同济医科大学领导巡视团》
十四 《我应聘到德国做客座教授》
十五 《愉快的黑森林之旅》
